“双一流”大学生考研却瞄准“双非”高校:“逆向考研”为哪般?

*本文为《半月谈》2022年第23期内容临近考研,广大考生正奋力苦战,只求顺利“上岸”。

然而,向来是“人往高处走”的考研,近年来却出现了一个备受争议的现象——“逆向考研”。
“双一流”大学生考研却瞄准“双非”高校:“逆向考研”为哪般?

半月谈记者发现,越来越多的考生从一般认知中排名更高、口碑更好的“双一流”院校,考向综合评价稍弱的“双非”院校读研。
“双一流”大学生考研却瞄准“双非”高校:“逆向考研”为哪般?

“逆向考研”或成趋势…

*本文为《半月谈》2022年第23期内容

临近考研,广大考生正奋力苦战,只求顺利“上岸”。

然而,向来是“人往高处走”的考研,近年来却出现了一个备受争议的现象——“逆向考研”。

半月谈记者发现,越来越多的考生从一般认知中排名更高、口碑更好的“双一流”院校,考向综合评价稍弱的“双非”院校读研。

“逆向考研”或成趋势

武汉科技大学不久前公布的该校2022级研究生招生数据显示,2022级硕士研究生新生总数3188名,来自“双一流”高校的新生有64所高校的159人,分布于18个学院。

其中,8名第一志愿报考武汉科技大学的新生分别来自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

此外,深圳大学数据显示,该校2022年共录取硕士生5006人,“双一流”高校生源占比达到41%,不乏来自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和南京大学等名校的学生。

昆明理工大学2022级硕士研究生新生中,有92人来自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等。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22级硕士研究生新生中,14人来自“985工程”院校,48人来自“211工程”院校,共占比5.8%。

学子紧张备考

田友谊也表示,一流大学不代表所有学科和专业都是一流,一些“双非”高校在某一学科或专业上实力卓群。

以教育学为例,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上海师范大学获得了B+的评级,远高于部分“双一流”高校。

——地理、家庭等因素致使考生“逆向考研”。

不少考生根据自身情况,报考时更多考虑地域、家庭等因素。

例如,部分考生希望到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读书就业,部分则倾向于离家更近一些。

此外,部分“双非”院校为提升生源质量,加大对报考本校的“双一流”高校考生的奖励力度,也吸引了部分考生“逆向考研”;另有部分“双一流”高校考生初试成绩不理想,又因读研心切,被迫调剂至“双非”院校;还有少许“双一流”高校考生,因为不愿走出“象牙塔”,选择相对容易考的“双非”高校。

应强调能力而不是学校

部分声音认为“逆向考研”是自甘堕落的行为,但不少考生表示“自己觉得值就行”。

“‘逆向考研’是换一个途径奔向自己的目标。

有关专家表示,选择“双非”高校的考生,客观上分离了就读学校与个人能力之间的关联,有助于打破唯名校论。

且“双一流”高校与“双非”高校之间的流动会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院校之间的双向交流会促进新思想、新观点的流动,对学术创新具有积极作用。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王传毅表示,不同类型的高校,定位不同、特色不同、优势不同,应该摘掉“有色眼镜”看待这一现象。

此外,部分网络媒体和考研机构为吸引眼球,故意放大和隐藏部分事实,过度解读“逆向考研”行为,借机造势、贩卖焦虑,获取利益。

田友谊认为,不全面、客观地看待“逆向考研”,会给大学贴身份标签,不仅加剧唯学历、唯名校评价导向,还影响学校之间的平等竞争,对“双非”高校的招生工作造成负面影响。

应该引导学生以提升能力而不是提升学历进行个人学业发展规划。

王传毅认为,在研究生教育阶段,个人志趣与专业的适配性和导师指导的有效性是决定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重要性远超过所谓的学校排名。

此外,经管等热门学科目前考研竞争激烈,但涉及国家重大战略的高精尖缺学科却时常遇冷,导致冷门绝学难有传承。

广大考生应重视报考的专业和导师,并将个人学业融于民族复兴大业之中,才能使个人成长、国家受益。

半月谈记者:田中全 万芃琦

原标题《“逆向考研”,就是退而求次?》

责编: 秦黛新 / 校对:郭艳慧

关于作者: 塔尔世界杯

为您推荐